华图微信公众号
山西图图微信号
2021-09-09 17:24:51 公务员考试网 //changzhi.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图太原人事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21年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每日一练(9.9)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太原培训咨询电话:0351-2712669 2712679
1.通过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深入讨论,儿童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发展阶段的同伴的 道德推理,并且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这种现象被科尔伯格等人称为( )。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俄狄浦斯效应
C.布莱特效应 D.布朗效应
2.当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时,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想的而且伴有被迫感 觉和痛苦感觉,我们称之为( )。
A.强制思维 B.强迫观念 C.妄想 D.虚构
3.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像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像没动,这是
( )运动知觉现象。
A.真动 B.似动 C.幻想 D.自动
4.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家长便撤销惩罚,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 这种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
A.正强化 B.正弱化 C.负强化 D.负弱化
5.某学生在做作业时,一会儿翻阅课本,一会儿思考,一会儿书写,直到下课都没有 分心,说明其注意的( )品质有较好的发展。
A.转移 B.稳定性 C.广度 D.分配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在进行儿童发展道德阶段的研究中,布莱特发现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因此,他认为,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科尔伯格和劳顿后来在 20 所学校进行实验,结果证明布莱特的假设成立,称这种现象为“布莱特效应”。
2.【答案】B。解析: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患者脑海中反复多次出现某一观念或概念,伴有主观的被强迫感觉和痛苦感。患者完全能够意识到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 或者是荒谬的,并力图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出去,但对这种思想并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制,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体验,同时伴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存在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3.【答案】B。解析:似动指的是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
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它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动景运动、诱发运动和自主运动。动景运动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看到原来两个静止的物体的连续运动的现象。诱发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自主运动是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这里题干描述的是似动中的诱发运动现象。
4.【答案】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撤销惩罚属于负强化。
5.【答案】B。解析: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它的反面是注意的分心或分散。学生在做作业时能够长时间保持注意直到下课, 说明其注意的稳定性好。
(编辑:jiahao)华图教师公众号
暖心图书放送
下一篇:没有了